2025年11月15日下午,低空经济与商务学院数据标注项目训练营为期三日(11月13日至15日)的培训任务正式结束。此次训练营以“培育低空经济数据标注专业人才”为核心目标,全程依托数加加平台开展实操教学。学院副院长潘虹、全体培训教师及参训学员共同参加了结营仪式。
结营仪式由李宇媛老师主持,她在介绍出席嘉宾并致开场辞后,简要回顾了训练营的核心培训内容。李老师强调,本次培训精准对接低空经济产业需求,以数加加平台为实操载体,系统覆盖2D、3D及语音等标注技术,采用"理论精讲+平台实操+实时答疑"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参训学员完成平台实操任务6项,整体标注准确率达95%,充分展现了扎实的学习成效。

学员代表在分享环节真情流露。学员分享中提到数加加平台的沉浸式实操环境让我快速掌握了核心技能,尤其是针对2D、3D场景的标注训练,让我真切感受到数据标注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价值。老师针对平台标注精度问题的专项指导,更是彻底解决了我之前自学时的瓶颈难题。
仪式核心环节,现场公布了优秀学员名单。潘虹副院长与培训教师代表共同为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并为全体参训学员逐一颁发结业证书。证书颁发过程中掌声阵阵,既是对学员学习成果的权威认证,也凝聚着对大家未来发展的殷切期许。
潘虹副院长于总结讲话中对训练营所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她指出,数据标注作为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的“基础工程”,无人机影像标注等技术已在城市治理、应急救援等二十余个场景中得到落地应用。本次训练营系学院响应“低空经济产业人才培育”号召,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关键实践举措,精准契合了产业人才需求的缺口。针对项目的后续发展,潘虹副院长提出两项具体规划:其一,构建“平台跟踪培育体系”,组建工作坊,依托数加加平台为优秀学员分配真实标注任务,达成“培训—实践—上岗”的无缝衔接;其二,共建“实训基地”,整合校企资源搭建“标注—质检—输出”全链条实践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同频共振。

本次训练营是学院聚焦低空经济新兴产业的重要育人探索。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数加加平台等企业的合作,迭代优化技能培训体系,培育更多"懂技术、适配产业"的高素质人才,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支撑。

编辑:蔡丽婷
初审:潘紫轩
复审:潘 虹
终审: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