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依托云平台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教思政司函[2021]11号)等文件精神,实施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我院于2024年10月11日中午12:30~13:30在博学楼509会议室成功召开了陈享书院建设研讨会。杨玲院长首先传达了学校关于江门校区书院建设的重视和关心,并说明了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要求大家为陈享书院的建设献计献策,合理设置功能房和片区。
陈享(1806-1875),字達英,号达亭,是广东新会崖西京梅村人,清朝晚期岭南武术界的传奇人物,杰出的技击名家。他自幼聪颖,爱好武术,七岁开始随族叔陈远护习武,陈远护是少林俗家弟子,为洪佛拳高手。在陈远护的悉心教导下,陈享十五岁时已练就一身本领,并在崖西坑头村及新会周馆等处任教,因其技艺高超而闻名乡里。
1823年,陈享为求深造,经陈远护推荐,投拜至善大师门徒李友山,李为当时广东著名的拳师,擅长棍法和腿功。四年后,陈享尽学李家拳艺,集南拳北腿绝技于一身。随后,为追求更高境界,陈享前往罗浮山拜蔡福(即青草和尚,花名烂头和尚)为师,学习少林内家功夫。
陈享在返乡后,为报答三位恩师的培育之恩,将所学武艺去芜存精,集多家掌法、腿技、拳术之长,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独创了刚柔相济、攻防兼备的武术训练体系,并命名为“蔡李佛”。他在家乡新会崖门京梅村缘福陈公祠设立洪圣馆,传授武学,因此京梅村也成了蔡李佛拳派的发源地。
陈享不仅武艺高强,还积极参与了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1839-1840年间,他协助林则徐训练义勇水师,鸦片战争爆发时,他率领众弟子投入广州虎门水师衙门麾下,英勇抗击外来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陈享秘密协助起义,运动失败后,他逃往南洋各地授拳避难。
陈享的武术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武术上有卓越的成就,还积极参与了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展现了他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怀。他的事迹和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后人。
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陈享书院的精神:创新与包容、武德修养、爱国情怀、传承与发展、国际影响力、尚武崇德、团结向上。
陈享书院围绕“沟通”这个主题,打破专业限制,使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打造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师生互动,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术创新和教育交流,书院制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对话和争鸣,破除门户之见,以促进学术创新和学术生长,同时扩大和深化文化教育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