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基层党建 -> 正文

周周读|湖北堰河村:280块石头铺平“穷山沟”的致富振兴路

发布日期:2025-09-17     点击量:


 在鄂西北山区,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有一片藏着传奇的竹林。竹林里,280块形态各

异的石头铺就其中,它们不仅是岁月的印记,更是堰河村从“穷山沟”走向振兴路的见证者。

竹林议事,凝聚发展初心

早年,堰河村被“八山半水分半田”困住,只有“巴掌田”和“鸡窝地”,村民靠砍树卖柴为生,生

态环境恶化,贫困如影随形。那时,村里大小事就在竹林里商量,每户搬块石头当座位,280户便有

了280块石头。地作席、天当房,大家敞敞亮亮地讲,有话直说。2009年,村里条件改善,开会改在

室内,但大家仍小心呵护着这片场地,因为“发展在这里谋划,行动从这里出发,人心也在这里凝

聚”。

困境突围,开启绿色征程

30多年前,堰河村人还在为填饱肚子苦恼,冯毕建等不少村民选择外出务工。1993年,村“两委”

组织村民在竹林里商量出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定出了茶产业三年发展计划。定好方向后,党员干

部身先士卒,扛起铁锹,背起树苗,开山种茶。村民看到干部真心办事,纷纷加入。3年后,7麻袋

茶叶卖了7000元,这桶“金”坚定了全村走绿色发展路的决心。此后,村里不仅把秃山变成“绿

山”,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民主协商,共筑美好家园

“村里的事,既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是涉及村民冷暖的大事。”30多年来,竹林里的石头长了青

苔,开会地点也换了,但“党员干部带头,大家商量着干”的习惯一直保留。堰河村逐步探索建立了

村党委、村委会、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三会治事”的决策机制和“三联共建”工作

措施,激发了村民参与村子发展的热情。2024年初,村里整合资金改造整村房屋立面,从提出设计

方案到300余栋民房完成改造,用时不到4个月。

产业融合,迈向振兴新篇

在村“两委”带领下,村民的想法融入村子发展大计。从茶叶种植加工,到120家农家乐、民宿统一

菜价和服务标准,再到打造“堰河香”特色农产品品牌,堰河村实现了从单一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

发展的转型。2024年,堰河村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村干部忙得办公室常常空着,村委会一楼干脆

改成了游客服务中心。

人才回流,激活乡村活力

看到老家发展红火,在外打工的李长建返乡开了村里第一家咖啡店,还直播乡村生活、售卖土特产。

从农家乐到咖啡馆,从特色民宿到乡村研学,从露营基地到直播带货,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如

今,堰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4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

在堰河村人眼中,“280块石头”见证了家乡的蝶变,铺就了一条人人尽责、人人发展、人人有奔头

的致富振兴路。这不仅是堰河村的传奇,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范本,激励着更多乡村在发展的道路上

奋勇前行。

来源:共产党员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梁日凤

初审:张佳

复审:周冰娜

终审:顾晖



广州校区: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湖街华商路2号  | 江门校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华商大道1号 

招生热线:020-32882222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2007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