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十年里,有一位用智慧攻克技术难关、用坚守诠释航天报国的青年工程师 —— 陈际玮。从立志投身航天到成为大国重器 “最强大脑” 设计师,从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到保障航天防务装备高水平交付,他把 10 年青春献给了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研制事业,也为我国航天事业突破贡献了关键力量。今天,我们通过文字,走进他的 “逐梦太空路”。
一、核心内容:陈际玮的 “航天奋斗记”
(一)攻坚克难:为 “最强大脑” 精益求精
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是飞行器的 “最强大脑”,负责控制飞行轨迹,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航天任务的成败。为提升这一系统的感知与识别能力,让飞行器更快、更稳、更准工作,陈际玮始终以极致严谨的态度突破技术瓶颈:
1. 死磕细节消偏差:曾为消除上百次试验中一次结果仅 1 毫秒的偏差,带领团队连续论证 3 天,不放过任何可能影响精度的隐患。
2. 扎根现场找根源:面对一次飞行器飞行失败,他和团队驻扎试验场,连续工作 7 天 7 夜,全力排查故障,直至找到问题核心。
3. 坚守标准不妥协:秉持 “航天科研及格线必须是 100 分” 的准则,拒绝 99 分的 “差不多”,以零容错的要求确保每一次技术突破都经得起检验。

(二)逐梦前行:以航天报国为初心
陈际玮的航天之路,始于一份少年时的坚定志向,更源于对国家事业的赤诚担当:
1. 立志源于荣耀时刻:高中二年级时,看到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他为祖国航天成就自豪,从此下定决心投身航天事业。
2. 十年深耕践初心:工作 10 年来,锚定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研制方向,先后参与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圆满完成数十次重大试验任务,用行动践行 “航天报国,青春无悔” 的誓言。
3. 团队协作共奋进:作为航天青年群体的一员,他与同行者们传承老一辈航天人精神,在 “国家需要就是奋斗目标” 的信念下,和团队共同极大提升了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性能,有力保障国家航天防务装备高水平交付。

(三)青春担当:是航天发展的见证者与推动者
陈际玮的 10 年工作历程,恰好与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 10 年同步。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是参与者,更是行业进步的见证者:
1、亲历重大突破:见证了 “神舟” 问天、“嫦娥” 奔月、“北斗” 指路、“祝融” 探火、“羲和” 逐日、“天和” 遨游星空等一系列航天成就的实现。
2、代表青年力量:他所在的航天青年群体,如平均年龄约 35 岁的长征五号团队、90 后 “北京明白” 调度组、平均年龄 28 岁的远望号火箭运输船队,正以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态度,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绽放青春光彩。

二、关键金句与精神提炼
1. 工作准则:“航天科研的及格线必须是 100 分,不要想着有什么 99 分,不然就是任务失利,甚至人命关天。”
2. 初心信念:“航天报国,青春无悔”“国家需要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3. 事业追求:“要做就做最好”,以孜孜以求的精神攻克技术难关,让飞行器更快、更稳、更准地工作。
4. 精神内核:以苦为乐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钻研态度、矢志报国的责任担当、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连泽敏
初审:周冰娜
复审:杨芳
终审: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