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基层党建 -> 正文

【江门校区 】数字财经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访故居明使命,观军影扬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日期:2025-11-11     点击量:

为深入传承红色基因,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教育工作的奋进动力,数字财经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近日开展了“访故居明使命,观军影扬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踏入梁启超先生的故居,青砖黛瓦间仍萦绕着百年前的文脉与风骨,寻常院落的一砖一瓦、一窗一几,都在静静诉说着这位近代先贤的人生轨迹与家国情怀。站在广东新会茶坑村的故居前,那珠江三角洲特有的三眼灶式建筑质朴无华,怡堂书室的木桌旁仿佛还能看见少年梁启超苦读的身影,正是在这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种子悄然萌发,最终成长为支撑他一生的精神脊梁。踱步于天津故居的西式书房与回廊之间,中西合璧的装潢既见证了他流亡海外后对新思想的接纳与传播,也映照出他“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开阔胸襟,那些泛黄的书稿、陈设的旧物,无不镌刻着他在政治浪潮中起伏却始终未改的赤诚。

走出故居,夕阳为青砖黛瓦镀上温暖的光晕,先生的身影仿佛在历史的烟尘中愈发清晰。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与先贤的跨时空对话,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当承袭先生的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秉持先生的求知精神,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学习先生的革新勇气,在时代浪潮中勇于突破。唯有如此,方能不负先生“少年中国”的期许,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担当与荣光。                           

光影落幕,心头的震撼与敬意久久未平。志愿军战士们以血肉之躯为盾,在冰天雪地、枪林弹雨中向着强敌光影冲锋,他们中有人稚气未脱,却怀揣着“保家卫国”的赤诚;有人伤痕累累,仍坚守着“不让后代打仗”的信念。长津湖的冰雕、上甘岭的焦土,每一处战场都镌刻着无畏与牺牲,每一次冲锋都彰显着信仰与担当。我们如今安稳的岁月,从不是理所当然,而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山河无恙。铭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传承那份家国为先的担当、不畏艰险的勇气。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把这份敬意化为前行的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勇毅奋斗,用实干守护先烈们用热血铸就的和平与荣光。

周启杨同学感悟到

以前总觉得“英雄”是课本里遥远的名词,直到看完《志愿军》,才真切读懂这两个字的分量。影片里的战士们和我们一样年轻,却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坚守阵地,在枪林弹雨中冲锋不止。他们用青春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安稳校园、无忧生活,这份牺牲从未过时。作为学生,我们更该把这份感恩化作动力,认真读书、锤炼本领,用少年强回应先烈们的守护。

陈盈盈同学感悟到

《志愿军》给我的震撼,藏在每一个细节里:冻得硬邦邦的土豆、缝补多次的单衣、冻成冰雕仍紧握的钢枪……这些画面让我意识到,如今的岁月静好,全是前人负重换来的。和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年轻人相比,我们遇到的学习压力、生活难题何其渺小。今后,我会少些抱怨、多些奋进,把战士们的无畏精神记在心里,在求学路上勇毅前行,用实际行动告诉先烈:这盛世,我们会好好守护!

张淑媚同学感悟到

观影时,好几次忍不住红了眼眶。最让我动容的不是激烈的战斗场面,而是战士们告别家人时的不舍,是战友间“放心把后背交给你”的信任。他们也想家、也怕疼,却因为“保家卫国”的信念,把个人安危抛在脑后。这让我明白,没有从天而降的和平,我们习以为常的课堂、操场,都是先烈用血肉筑起的。今后我会更珍惜当下,不仅做好自己的事,更要传承这份家国担当,做有温度、有骨气的新时代青年。

                           

将红色教育与实践担当紧密结合,既让党员教师在红色传承中汲取精神力量,把抗战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这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与历史教育。它让我们在回望峥嵘岁月中筑牢历史记忆,从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里汲取信仰力量;在感悟家国情怀中弘扬爱国主义,于英雄模范的崇高品格中强化使命担当。这激励着我们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将观影带来的深刻启示转化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编辑:罗国威  周启杨

初审:肖婷南  陈慧欣

复审:杨芳

终审:顾晖


广州校区: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湖街华商路2号  | 江门校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华商大道1号 

招生热线:020-32882222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2007829号